赚钱就是熬到柳暗花明
朋友今年搞跨境,没赚也没亏。
我说,好事,不亏为赢。
做到不亏已经完爆很多人了,奋斗一年下来负资产的人大把。你只要稍稍赚点钱就冲到前面去了。
她现在向拉我去参加线下tiktok的培训,是她之前学习跨境电商那个机构开的课。叫上我去主要是想有个伴,有伴了做成的可能性更大。
价格6800元,3天课,送一个谷歌手机。
不贵。
但我确实排不出时间,另外我对国外的项目确实不感冒,英文差整不明白,当年英语四级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过的。
在深圳只要你愿意上,就会有无数的培训班等着你。
而且他们的追销是非常牛逼的,是只要你上过一次课,终身都会接到机构客服的销售电话,除非你彻底离开电商这个行业,很郑重告诉他们你已经回家养猪了,他们才会放过你。
追销为什么牛逼?
因为大家都缺流量,都缺好的口子。你不追,大家愁白了头都主动倒贴上去。
我说,如果明年有抖音带货的课,我一定去,学费3万、5万我也去。
淘宝太卷了。
几千元的线下课一般都是大班,上百人一起上课,2万以上的课程一般都是小班,十几二十人一起上课。小班的好处是资源多,有实力的同学也多,服务更好,做起来的可能性更大。
这几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切都在变。
没有所谓的流量稳定,也没有所谓的稳定长久项目,流量都是一波一波的,大家都在追赶,项目也是一波一波的,大家都在换来换去找口子。
没办法。
得不断思变,不断接受新的变化。
小商家卖货就是不断找信息差,不断选品,不断上新,不断刷d,不断作图……赚点小钱。
几乎没有壁垒可言,其实非常累。
大商家也是花钱买流量,流量越来越贵,很多小的淘品牌都撑不住了。不烧钱吧没单子,烧钱吧又不赚钱,像一个打工的一直在陪跑。
做内容,其实是个好赛道。
因为做内容可以牵引流量,还可以建立壁垒。
但是做内容也要思变,因为会的人越来越多,玩的人越来越多,内容重复度太高,不思变就没办法在市场上立住脚。
大家都在找新的出路,摸索着,摸索着就出来了。
熬吧。
熬着,熬着,就柳暗花明了。